我一向聽到的道理, 是"從量變到質變", "勤有功".
但quality time的概念, 有點像應付考試. 考試往往範圍大, 但溫書時間有限, 故只溫重點, 貼題目, 務求時間開支更有效率.
考試, 尤其是會考那種範圍往往很大, 但考的卻那麼少, 而且會考的知識往往對於人生沒有長遠幫助, 採取效率至上的態度, 是精明的選擇, 除非中學時代已經決定以該科為終生職業.
養育小朋友呢? 我看一些名人專訪, 他們都公務繁忙, 自稱花在小朋友的時間都是quality time.
我只是想, 會考的知識沒有自我意識, 被忘掉也不會覺得寂寞, 傷心, 也不會有甚麼缺憾. 但小朋友呢? 他們會怎樣看待"quality time"才出現的父母?
就講我的個人經驗, 雖然父親不常在家, 在家也不太出聲, 更枉論表達感情了. 他大概也想彌補, 小時候他就帶過我去美國, 歐洲, 澳紐旅遊了, 只是我對父親最深刻的回憶, 往往不在於他刻意造就出來的時間空間, 而是他瞞著媽帶我去吃牛什河.
我媽是五感特別敏感, 尤其是舌頭, 所以菜都煮得淡而無味: 菜不加鹽, 只下一點生抽調味, 鯇魚煮完湯就上碟, 又白又鞋...怎可能接受充滿五味粉既牛什? 偏偏爸就帶我去吃, 而且那就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接觸牛什, 那時的感動鮮明得到現在還強而有力, 恐怕是爸想也沒想過效力會那麼宏大吧?
就是因為感動人心的情節, 往往就是一些不經意地擦出來的火花, 而要有火花, 先決條件偏偏是漫長又平淡的日常生活, 我很懷疑所謂的quality time, 對小孩而言究竟是否真的有quality.
或者真實的情況應該是: quality time只不過是父母自己事忙, 以達到quality安慰自己的假象; 對小朋友來說, 父母不過是某個"節目時間"會出登場的"表演嘉賓"?
幸せな悲鳴。
23 小時前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