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7日星期二

洗腦電波歌: 崖上的波兒/霸王

崖上的霸王, 又稱成龍的波兒:


受不了惡搞的話請服用這個, 有背景解說, 更有治癒系蘿莉可看, 唯作:波兒 波兒 波兒 波兒電波歌

2009年1月25日星期日

"點解我要答篇文章係咩中心思想?"

我還記得中四當年有一篇課文, 是白先勇寫的. 課本後面有問題, "請敘述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當時我很困惑. 既然作者尚在人世, 他想在文章中表達甚麼, 直接問他本人就好了, 為什麼要我忖度作者的心思? 他想要說的東西不就是這些文字了嗎? 還需要我們自己胡亂猜測? 很有可能越解越糊塗."

所以我的中文成績一向都不好, 人家回答這類問題時可以答兩三版紙的時候, 我就只能嘔出五六句來, 有時候我都很想知道那些同學究竟知不知道他在寫甚麼, 就算是精讀班提供的答案, 也應該沒有那麼多東西可寫才對啊.

後來我才知道, 這個世上總有很多場合, 是作者故意要把自己真正的意思藏在字裡行間, 要你努力推敲, 比如這篇.

足以影響我們切身的演講, 甚至一顰一笑, 我們都會努力去解讀當中的含意. 當年朱鎔基對董建華一句"議而不決決而不行", 報章的評論版就說了好幾天還未完. 心上人對自己的舉手投足, 也會牽動我們的心靈, 希望那代表著"得米了!"的意思.

四大名著, 莎士比亞作品, 金庸小說, 文人雅士爭相引用, 解讀, 重新演繹. 到近代連電影都有幸被影評人解讀. 只是動畫片, 可能還是太新了, 在發祥地日本, 相關的評論與解讀都有了, 只是在香港, 還是把動畫片停留在"兒童消遣娛樂"那種程度的認知.

扯遠點說, 電視遊戲都有專家去評論, 他的名字叫ゾルゲ市蔵, 勉強可以中譯成若爾蓋市藏, 已經出版過"謎之GAME魔境"三本, 評論的角度並不只採用坊間遊戲書的"遊戲性"之類, 而會用一些文學(?)的方法來解. 比如說, 有一隻遊戲叫Michael Jackson's Moonwalker, 作者就指出, 遊戲主角也就是MJ, 在遊戲中要解救的全都是男童, 可能已經暗示著MJ的興趣...云云.

尹思哲曰:"低能一下未嘗唔好", 當中代表意思是自己決定不去深究該片的意思, 我覺得這沒有甚麼不妥, 花錢買娛樂輕鬆是十分正路的行為, 看波兒, 只愛上"波兒波兒波兒"的毒電波也是各人的自由. 各位家長大概也是抱著相同的思想, 認為該片"沒有暴力成份""適合小朋友看", 所以就帶他去看, 相信沒有陰謀要用這套片跟小朋友洗腦.

只是, 波兒有沒有甚麼微言大義之處? 小朋友很大機會看不出來, 姑且不論, 那麼大人呢?

會不會壓根兒先認定, 動畫片通通沒有"中心思想", 或者其中心思想都是膚淺到不得了, 甚至只看到意識不良的一片, 故此認定完全不值深讀? (如果說ACG長期被歧視, 這正是其重要特徵) 還是好像我中四當時所想, 認為深讀是浪費時間?

我想起文化沙漠一詞. 恐怕其最重要的表徵, 正是"沒有人去評論文化藝術作品". 當我們只當文化藝術是投資工具, 或者地產項目, 而對作品本身與其深層思想不感興趣, 畫就只是一幅染滿顏料的布, 小說不過是一個個事不關己的故事. 連古典藝術品在香港都"只不過是"藝術品, 也難怪評論動畫片會引來"低能一下不好嗎?"的評語, 務求要把動畫片"還原"為"娛樂作品".

這就是"低能"的源頭.

評論有可能是錯的, 也有尖銳帶罵的, 可是至少我不覺得我們應該甘於滿足"動畫片只不過用於娛樂"的程度, 而評論也應該不是一句起兩句止, "這個評論家真是一個憤青"很明顯還有更多詮釋的空間.

當然也可以一句說到尾, "動畫片與我何干? 娛樂不必認真", 那甚麼評論根本就可以省下來, 安心讓毒電波洗腦, 過一個快樂的農曆新年了.

P.S. 要詮釋的話, 我都想詮釋一下為什麼蘭蘭路會紅遍NicoNico, 但我沒有這種美國時間.

2009年1月19日星期一

不能同意更多

十分確認是討厭的族群

近來腦袋空盪盪,明明應該要戰的家庭暴力條例,淫審條例,都沒有衝動想了解,故此也寫不出甚麼。

又是原動力缺乏症,唉。

輕鬆停想:崖上的波兒



請注意,從1:28開始。

那明明是蘭蘭路呀!

2009年1月5日星期一

聖公會小學校歌, 春田花花版?

嘗試如下, 希望有人提供更有趣歌詞:

味災鵝升公煨鶴姣, 冧臘肛舊怨梗飛成, 搬豬忌讀坡哀淨身, 鑿郁框螢
較鵝姨升, 杜鵝衣淨, 茵姨威進, 杜打威昇, 梁是翼幼徹錯底黎, 佩肉滲零
唧劍閘關央升, 哈父淨身衝鷹, 得痔銻困未, 鷹于逸區憎
迺抑于茵, 殃鵝孝糞, 鶴吱恣檔, 拳權服刑
腦力錢秤, 瘦晨蠟吭, 泳邀鵝豬命

一句總結世代爭論

"你地班老坑中坑阻住地球轉"

多少人靠呢句, 響報紙出稿賺錢?

一向都有架啦, 點解咁大迴響?

又係一句可以了結:

"你地老坑中坑太多人, 我地後生仔人少鬥唔過"

算不算偷窺?

近來舊同學聚舊,掀起我的興趣,就是在google打舊同學的名字,看看他們現在做甚麼。

某人曰:這很類似偷窺啊。

答曰:放得上網,就遇左畀人搵得到,佢署得真名,就預左畀人知道架啦?Big google is caching you, 我唔覺得有問題。

心裡想起一件往事,以前c君在網路空間貼文,辯稱版權所有,不准我轉載。弔詭之處就是,除非你先開部落格再加密碼,否則幾乎沒有方法保證你的文章不會被轉載出去。

某人回:但他的文章是在某學校的domain底下,他未必預料到你會看到的啊。對作者而言,這種不期之遇已經是偷窺的一種,恐怕引起反感。

網路版權與網路道德......越想越胡塗。

2009年1月3日星期六

趣味小研究: 頂硬上

事緣我近來用google尋找廣東俗語, 給我找到以下一篇, 甚為有趣, 而且是出自名人袁崇煥口中, 特別親切, 不敢敝自掃珍, 現節錄如下:

話說袁崇煥走馬上任,坐鎮遼西,清兵再不敢取道寧錦入山海關。漢奸高鴻中獻謀皇太極,以蒙古兵為前導,從喜峰口進入長城,攻陷遵化再返薊州。袁崇煥雖督師薊遼,但實際薊州他管不到,先前他三次上疏崇禎皇帝,要求加強他防守,但未得理睬。這次清兵入侵,雖與他無關,但他亦與祖大壽,何可綱率兵入援,沿路設防,計劃斷清兵歸路。到達薊州,清兵遇見袁軍,大驚失措,連忙越過薊州,向通州退兵,渡北運河,直逼北京。袁崇煥率五千輕騎急速追趕,憑他「頂硬上」的感召,士不傳餐,兩天兩夜急行三百里,比清兵提早三日進入京城,崇禎大喜。清兵一路攻來,但未到北京己偵知袁軍己在北京,無不大驚失色,以為袁軍從天而降。袁軍後來又來了四千兵,合計才九千人,在廣渠門外會戰十萬清兵,以一擋十,袁崇煥揮舞指揮刀:頂硬上!從早打到晚,清兵最終不支敗退,連退十幾里才住陣腳。


其實這場戰爭全無勝算可言,全憑「頂硬上」的精神,保護京城的士氣才能僥倖得勝,後人便將「頂硬上」這一字當作口頭禪,喻作「撐著」的意思。

2009年1月2日星期五

透心涼

得悉C君現在怕討論氣氛很黃很暴力,現在只敢用匿名登入,不禁透心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