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克發嘮騷, 看到現在大學生影畢業照抱公仔, 代表佢地晒左幾年錢. 我想過一想這還代表甚麼意思, 先從總結去說: 這代表他們未玩夠本.
那為什麼他們未玩夠? 那我們可以回想一下他們的兒童時期與青少年時期, 跟30's的有甚麼差距.
同樣是填鴨式教育, 但30's的一代, 升名校主要還是要看考試成績而定, 不像現在一般, 要學鋼琴要學珠算要學書法要學圍碁要學馬術要學豎琴...(你沒看錯, 現在收生計分標準而言, 學鋼琴太普通了, 零分! 要學就要學馬術豎琴, 那才有分加. 不過不要問我一個未發育, 身材細小的兒童怎樣去彈豎琴)
換言之, 30's一代的課後時間比較充裕, 活動是比較自主, 而自主是玩的最起碼條件. 物質充裕的可以買玩具, 物質不太夠的可以用想像力搭救. 如果有買小克的偽科學鑑證, 而不只看聾貓與海洋劇場的話, 可以看到他的玩心更具體的表現: 玩貓的玩具, 波子障礙賽等等.
但那些現在抱著公仔去影畢業相的一代呢? 我沒有很多朋友, 無法問到他們的課後活動情況是怎樣, 只是從我觀察所得, 他們的課外活動幾乎都由家長教師決定的. 他們的自主, 恐怕只不過是可以從三揀一那種程度.
那些課外活動, 內容精彩了, 但這是他們發乎內心, initiated by themselves的嗎? 30's在兒童少年時代有機會享受的自主, 現在的大學畢業生有嘗過嗎?
再加上30's都承受著的升學壓力, 他們有條件去玩嗎?
30's一代大學生, 走堂的現象很普遍, 為的不是張五常一般, 為的是讀自己想讀的書, 也不是嬰兒潮一代大學生一般, 跑去關心社會, 而是去頹. 或者可以這樣說, 那些去頹的大學生, 心裡很清楚, 少年時期他們的時間已經為入大學而奮鬥, 畢業後就要為自己的職業奮鬥, 那不趁三年大學時期, 時間可以自主的時候, 多去休息的話, 以後就沒有機會了.
所謂頹, 其實不是真的甚麼都不做, 而是去玩, 或者是為昨晚玩通宵而去補眠, 背後其實是玩, 是自主的體現.
到現在一代, 影畢業照時抱公仔去影相, 背後的意思可能就是: 我在玩, 而且抱甚麼公仔是我的自主, 旁人無從置喙. 我不要跟其他人抱的公仔一樣, 也不要千人一樣黑袍了事.
如果真的要指責他們幼稚, 不如先問自己: 他們在兒童少年時期玩夠了嗎? 我們是否從高處去指責他們, 而忽略了他們這樣做的原因, 正正就是自己?
他們的家長與及社會, 很早就不給他們玩了. 在應該玩(?)的年紀, 他們根本沒有去玩, 到畢業時才發作, 家長心中可能自鳴得意: 犧牲了他們的童真, 不給他們時間去玩, 成功換來大學學位. 現在終於畢業了, 現在抱抱公仔又真的無傷大雅.
既然我們的社會根本沒甚麼空間可玩, 何不寬容對待畢業照上的公仔?
2008年12月14日星期日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9 則留言:
我是屬於這一代大學畢業的,但我沒有抱公仔影相。
畢業抱公仔影相,不一定是未玩夠 (當然我不排除這個可能),只是他們都抱著人有我有的心態。他們怕要是沒有公仔,會被其他同學誤會為人緣不好,沒有送公仔而已。
新一代的大學生就是沒有反傳統、破除世俗的勇氣,香港教育制度所製造的,就是這麼隨波逐流。
順流是中國人普遍特性,又不只香港一家的。不過抱公仔又真的香港獨家。
你沒寫我真的也沒想起,我當年的心態跟你描寫的一樣。當年我真的沒甚麼人緣,也只收過一隻公仔(衰仔樂園的kenny,送我的朋友到今天我還會赴約吃飯),自卑是有點的啦。
我不單不抱公仔,連其他人掟帽我都冇做,因為覺得太無聊。
但隨波逐流絕對不只是某一代的事。
大學畢業,係象徵你大個仔大個女,咁點解重抱住隻公仔?
記得小女子畢業時,搵幾個要好教授去校園個bar,人人抱住杯生啤,記念我地點pass個final,騎騎騎...
想請教方老師拋帽的意思是甚麼? 為什麼外國大學生畢業都會拋帽? 自己覺得無聊要不是因為不清楚其意義, 就是不認同. 你屬於那一種?
我當年好像都沒拋過, 因為身邊沒人這樣做. 香港不興這一套?
棉花糖, 我這篇文正正要挑起攬公仔的迷思: 讀完大學能否代表真的長大了? 如果把攬公仔與年輕人輕易跳槽聯想起來, 我們已經可以印證他們"心智未成熟", 而他們為什麼未成熟? 我提出來的一個假設, 就是因為他們小時候自行決定的機會少得可憐.
自行決定, 然後為決定負責, 是自我成型的必經過程, 但香港父母卻沒給他們甚麼機會, 因為要升大學, 從小就要學這學那, 錯不起. 他們基本上沒啥機會自決, 自我還未成型, 何來心智成熟?
還有棉花糖, 我沒跟甚麼教授friend過打band, 只不過是赤裸裸的買賣學位. 可是只有一位日語啟蒙老師, 到今天還會約出來吃飯, 次次都心懷敬意, 但因為他生過食道癌, 都不敢開懷飲酒了...
> 自己覺得無聊要不是因為不清楚其意義, 就是不認同. 你屬於那一種?
反正沒人告訴過我為何要拋,而拍畢業照時大家都一起拋。
我不知道幹來幹啥,那就不做了。
我相信所謂傳統,最初而言都有實際意義,不過年日久遠人們都忘記而已,就算google也難以找得出。
的確要表達四年寒窗(?)的成功感,除了拋四方帽還有其他方法。不拋頂多是不合群而已,我本來就是離群,不拋也不介意他人眼光。
順道一問:為什麼畢業袍要造成現在這種樣子?為什麼要戴帽,還要是四方型的?
唔識答。
只能說,現時畢業袍和帽的樣子,應該就是當年歐洲大學興起時,學者的普遍服飾。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