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ptt.cc的SRW板, 因為超級機器人大戰當中出現過必殺武器: 計都羅睺劍.暗劍殺, 十分有型, 宅魂推動之下, 尋根究底, 已經發現有神人把這幾個名詞的來歷都給查了出來了. shiningwing君真厲害 orz
作者: shiningwing (熱血高校中肯番長 飛小羽) 看板: SRW
標題: [知識] 「計都」、「羅睺」、「暗劍殺」
時間: Thu Jul 19 03:07:15 2007
原本想用回文的,可是發現實在太長,就另開一篇了。
--------計都、羅--------
(最早的起源是古印度)
羅睺是古人想像出來的一個黑暗星,用以解釋日月蝕現象。
依據古印度敘事詩《摩訶婆羅達》(Mahabarata)中所言:羅睺(Rahu)是古印度神話中的阿修羅。
相傳羅睺是達耶提耶王毗婆羅吉提與辛悉迦所生之子,為一阿修羅。他被稱為行星、流星之王,西南方的守護神;他長有四隻手,下半身是多龍尾,性殘暴,好非作歹。
毗濕奴(Vishnu)是印度教主神之一。他是保護之神,與破壞之神濕婆(Shiva)並稱是印度教兩大主神。
當年毗濕奴與阿修羅鬥爭了上千年,終於暫時講和,由於天神與阿修羅在印度教中均仍處於六道輪迴中,並非長生不老之身,二者協議攪動大海,獲取海底的長生不老之水。毗濕奴大神變成巨龜潛入海底,其他神魔將曼陀羅山壓在海龜背上,把婆蘇吉蛇纏在山腰,以山做攪棒,蛇做繩索,攪拌著海。
正當天神與阿修羅攪乳海以製不死之水時,羅睺阿修羅喬裝改扮,混在天神隊伍裏偷喝不死甘露,結果被日神蘇利亞和月神索瑪發現,向印度大神毗濕奴打了小報告,毗濕奴當即用神盤砍下了羅睺的頭和手臂。但因為羅睺已經喝了不死之水,成為不死之身。他的上半身變成了黑暗之星,為了報復日神與月神打小報告,就經常吞噬太陽和月亮,從而引起日蝕和月蝕,此為日、月蝕的由來。
羅睺的上半身化成黑暗星,下半身仍維持多條龍尾的型態在宇宙中流竄,成了擾亂天際之星,也就是彗星!古印度稱為“ketu”,在中國稱為計都。由於羅睺生前的個性,死後所化之雙星-羅睺、計都皆被視為不祥之星。
這就是古印度占星術上的概念:在夜空中突然出現威脅著每個人的星稱為計都;搶奪太陽和月亮的光而引起日蝕的星稱做羅睺。
在東南亞如泰國之處流傳著一個類似的『羅夫神話』。
太陽與月亮是兄弟,他們的下面還有一名叫“羅夫”的弟弟,羅夫行為十分乖戾為一妖星,經常導致太陽與月亮不見。這應該也是『羅睺』的另一變形傳說。
(影響到了佛教之後......)
在佛教經典《七曜攘災決卷》中寫道:「羅睺遏羅師者,一名黃幡、一名蝕神頭、一名複、一名太陽首,常隱行不見,逢日月則蝕,朔望逢之必蝕,與日月相對亦蝕。謹按天竺婆毗磨步之雲爾,漢說云日月同道,月掩日而日蝕,天對日沖其大如日,日光不照謂之暗虛,暗虛值月而月蝕。二說不同,今按天竺曆得其正理矣,對人本宮則有災禍,或隱覆不通為厄最重,常逆
行於天,行無徐疾。」
「計都遏囉師一名豹尾、一名蝕神尾、一名月勃力、一名太陰首,常隱行不見,到人本宮則有災禍。或隱覆不通為厄最重,常順行於天,行無徐疾。」
「今按天竺曆得其正理矣」此句表明此說還是從印度古神話中而來。羅『逢日月則蝕』,計都『常隱行不見』,可知在佛教經典中羅還是『蝕星』,計都也是『彗星』,與印度古天文學相同,且一為蝕神頭,一為蝕神尾,可知兩人本為一體。『到人本宮則有災禍』,從經典中可知在兩顆星在佛教中也是凶星。
(再到了中國之後......)
中國清朝之前的占星學中『計都』在今時叫做『北交點』或『龍頭』、『月北交』、『升交點』,是黃道和月亮繞行地球軌道的相交點。
『羅睺』在今天叫做『南交點』或『龍尾』、『月南交』、『降交點』,是黃道和月亮繞行地球軌道相交的南交點。
在此解釋一番。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稱為『黃道』,而月球繞行地球的軌道,稱為『白道』,『黃道』和『白道』是相交於二點,在北邊的這一點稱為『月北交』,在南邊的這一點稱為『月南交』,英文叫『moon's north node』和『moon's south node』。在中國則稱之為『羅睺』和『計都』。
在清朝以前是以『月北交』為『計都』,而以『月南交』稱『羅睺』,但在清初採用西洋傳教士看法,將『月北交』視為『羅睺』,『月南交』作為『計都』,也就是現下市面上的星歷表所記載。
關於西洋傳教士改訂之原因,部分學者們猜測是西洋傳教士接受了印度占星派別的看法,因為在印度是以『月北交』為『羅睺』,『月南交』為『計都』,因此西洋傳教士認為是中國人弄錯了,予以更正。但卻未精於中國七政四餘中羅睺為火餘,計都為土餘,而在印度占星術中的Rahu其性質為土,Ketu其性質屬火,基於此一五行性質,學者認為西洋傳教士是只和其一,不知其二。改訂後名稱雖與印度一致,但五行屬性卻又不一致了。
而究竟是該以清朝之說為準,抑或清之前說為準,至今仍無定論。
至於中國神話傳說中的計都、羅睺則是『九曜』中的兩個。
九曜星君即:太陽星君、太陰星君、金德星君、木德星君、水德星君、火德星君、土德星君、羅睺星君與計都星君。在《西遊記》裏,孫悟空鬧天宮時,托塔李天王點將迎戰,九曜就是和二十八宿排在一起的,地位不高。
(終於到了日本......囧)
在日本神話中也有類似羅睺與計都的故事。
日本三大神(三貴子:太陽神天照、月神月讀與素鳴尊)中的素鳴尊(須佐之男命)有著羅睺與計都之個性,是一位性格分裂之神。
在『天之岩戶』神話中素鳴尊(須佐之男命)擾亂天界,天照大神憤而躲入石屋,天地一片黑暗,視為日蝕,因此部分歷史學者認為素鳴尊有著羅睺星之個性。
隨後素鳴尊被放逐至出雲,在『出雲神話』時,素鳴尊變成一位殺死八岐大蛇之正義神。所謂八岐大蛇是一尾有八個頭的蟒蛇,這讓人不禁聯想到具有多條龍尾的『計都』。
原本是一體的羅睺因犯下滔天罪被大神以圓盤切成兩半成為『羅睺』與『計都』。同樣犯下滔天罪的素鳴尊也同樣在不同神話中有著兩種相反面貌,正如同被分為兩半的『羅睺』阿修羅。
至於彗星在中國古代中是一大凶星,其出現均代表國將有大事發生,隨便舉例來說:
《史記.天官書》:「秦始皇之時,十五年彗星四見,久者八十日,長或竟天。其後秦遂以兵滅六王,並中國,外攘四夷,死人如亂麻。項羽救巨鹿,枉矢西流,山東隧合從諸侯,西坑秦人,誅屠咸陽。漢之興,五星聚於東井。平城之圍,月暈參、畢七重。諸呂作亂,日蝕,晝晦。吳楚七國叛逆,彗星數丈,天狗過梁野,及兵起,遂伏屍流血其下。」
殷末(西元前11世紀)武王伐紂時所見的彗星,記載在《淮南子‧兵略訓》:「武王伐紂,……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
《漢書》曰:「獻帝初平四年有流星八九丈,西北行,有聲如雷,望如火照地,是曰天狗。金門之山有赤犬,其聲下者,有兵也。又曰:哀帝建平二年,彗(彗星)出牽牛,日、月、五星所從起,歷數之元,三正之始。彗(彗星)而出之,改更之象也。其後王莽篡國。」
可見彗星出多為改朝換代,或是權臣篡位之兆。
日月蝕的事項也不少,在此舉一例說明:
《晉書.天文志》卷十二中提及:「懷帝永嘉元年十一月乙亥,黃黑氣掩日,所照皆黃。案河圖占曰:『日薄也』。其說曰:『凡日蝕皆於朔晦,有不於晦朔者為日薄。雖非日月同宿,時陰氣盛,掩日光也。』 占類日蝕。
二年正月戊申,白虹貫日。二月癸卯,白虹貫日,青黃暈,五重。占曰:『白虹貫日,近臣為亂,不則諸侯有反者。暈五重,有國者受其祥,天下有兵,破亡其地。』明年,司馬越暴蔑人主。五年,劉聰破京都,帝蒙塵于寇庭。五年三月庚申,日散光,如血下流,所照皆赤。日中有若飛鷰者。」
此例則說明了西晉時的八王之亂與西晉滅於劉聰之事。
《隋書》中記:「日食,陰侵陽,臣掩君之象,有亡國,有死君,有大水。」
日月蝕在古代多為天將降大災,或戰亂、或旱澇之災、或兵燹四起。
總之,在古人眼中見到日、月蝕(羅睺)或是彗星(計都)雙凶星均為不祥之兆。
近代則有幾派天文學者提出假說,認為依照時間推算回去的話,史記、漢書、淮南子等史書所記載出現的「長竟破天」的彗星,應該就是後世現今所說的,每76年才會經過地球一次的哈雷彗星。
--------暗劍殺--------
暗劍殺在易經以及風水學當中都有提及,一般目前沿用較多的為風水學。
不好的方位或相剋這方面的敘述,主要提到的有「三殺」:方殺、神殺、厄殺
方殺:五黃殺、暗劍殺、本命殺
神殺:金神、八將軍
厄殺:鬼門、背鬼門
一般來說,暗劍殺剋到的方位大多出現的情況會是家庭失和,商務往來一落千丈,突發事故暴增,等等。
暗劍殺的資料我手上比較少,還請強者提供更多,感恩。
--
如果你願意看完,我會很感謝的,也請強者指教。
--
打了老半天,結果給我出現斷線......
我還是繼續去龜OG1好了。
--
[30;47m ◥[31;40m ◣[30;47m◤[31m?[40m?[37m
[30;47m◤ [41m [31;47m■[41m ?[30;47m?[40m [47m幹你媽的快來收集我阿![m
[30;47m─ ≡ [31m◤ ◥[30m?[40mw [37m◤
[30;47m─ ⊙ ⊙ ─[m
[30;47m─ ○ ─[m
[30;47m◣ [31m皿 [30m◢[m [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87.14.111
山陰道上 (改寫)
2 天前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