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是一宗桿杆比例三倍到二十倍的投資,大部分人要負出半生的收入才買得到,樓卻同時又是民生必須品,這是一切問題的起源。
五十年來,香港人都靠買樓致富,保值,養妻活兒,政府也透過限制土地供應,高價賣地,得到一筆龐大的間接稅款,路是這樣走過來的。突然走出一把聲音,說我們不應繼續走這條路,因為越來越多人走不上這條路了。
這種論調,可以用四個字歸納:社會主義。
然後很多人群起攻之:
善意的,如曾特首般,指出還有甚麼樓可買。
中性的,借用荀子,指應該接受現實靈活走位,買樓致富的階梯尚未消失。
「真心希望這些人做一個有自知之人,能知命之人,不要再怨天尤人了。拜托!」
惡意的,直斥包藏禍心,希望樓價下跌而自己有機會藉此致富。
「佢只係利用基層苦況試圖合理化及叫政府干預出手幫佢壓低樓價.居心可測.」
不少論調,基點是支持香港現有狀況。在香港說社會主義,其實等於說財富要大洗牌,也難怪如此多人反對,有點像取消科舉,阻人發達,尤甚殺人父母。
只是,香港人為此犧牲了幾多?犧牲家庭生活,生活質素,身體健康,換來金錢,是真心希望如此,還是周遭環境不得不如此?我相信香港人都希望能多點跟妻兒父母相聚,都希望可以多點時間休息玩樂,但要他們變成帳面上負資產的話,就極不願意。
就好比減肥,最有效的是節食做運動,但動搖到美食,一想到要戒口要餓就不願吃苦,所以成功的人少失敗的人多。照鏡子一刻,見到肥肉肯定不快樂,可是想到今晚吃大閘蟹,人又快樂了。
要短痛還是長痛?願不願意犧牲?有沒有兩全其美的答案?就在這裡困死。
3 則留言:
「其身不正」四字是否應該括起﹖
可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