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30日星期二

福娃=巫娃

在經歷了一系列天災人禍之後,網路上部分人開始叫它們「巫娃」,暗示分別代表五種災難:藍色的魚形福娃貝貝代表了雪災;熊貓形狀的福娃晶晶代表大熊貓的故鄉,代表汶川大地震;頭部帶有火焰的歡歡則象徵奧林匹克運動會火炬接力過程中的抗議;靈感源於藏羚羊的福娃迎迎代表西藏騷亂;頭上有一個風箏形頭飾的福娃妮妮,則是代表以風箏而聞名的山東,是膠濟鐵路列車相撞事故的地點,亦有人把妮妮聯繫到蝗蟲災害。

到現在, 連福牛樂樂都變成了巫牛: 三鹿奶粉污染事件, 嗚呼...

趣味小研究: 題字

以前的招牌都會找書法好的人題字, 一來增添名氣, 二來中國書法本身也是藝術, 三來不易模仿.

今年交通銀行一百週年, 不禁令我想起該銀行的歷史沉澱: 想起他在大清帝國時代創業, 歷盡中華民國的風雨飄搖, 繼而一分為二: 民國那邊的交通銀行經歷到陳水扁年代, 最終轉生為兆豐銀行; 共和國那邊的交通銀行被人行與建行瓜分, 只剩下香港分行, 直到二十多年前才在上海復活...

那用了一百年的四個字: 交通銀行, 又是誰寫的呢? 答案是鄭孝胥, 一個至死也為滿州人臣子的人. 有網民對於他身為漢人卻為滿人服務不以為然, 甚至影響到對他的書法的感覺, 我覺得是極度無聊.

至於跟交通銀行一樣老的中國銀行, 題字的是郭沫若. 可以從那四個大字中看得出, 只有他才作得出"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了!"的詩句.

中國人民銀行, 以致人民幣上的中文字, 則是由銀行的一個職員馬文蔚寫的. 詳細看這裡.

隨著中銀集團(香港)的合併, 很多銀行的題字都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 比如說金城銀行, 廣東省銀行, 中南銀行, 鹽業銀行等, 現在網路上都找不到他們的蹤影了. 而南洋商業銀行, 集友銀行等字則尚在流通, 但我找不到是誰寫的.

個人偏見, 工商銀行或者建設銀行這些電腦字體方便是方便了, 但總覺得缺少點韻味.

順帶一提, 現在不少甚麼三院甚麼局的機構題字, 都通通改用了電腦字體, 更是失卻了題字的意義, 淪為純粹冠名贊助之類, 很沉悶.

趣味小研究: 玉璽

自秦起有和氏璧製成傳國璽, 漢光武帝與袁術因此稱帝, 各個朝代都以此為神器, 得此印者則為正統繼承人.

當然作為印章, 不單止國家政府機構, 公司也少不了用印章, 甚至個人也有. 尤記得小學生時候, 每個同學都有一個自己名字的印章, 扁扁的, 木質章身橡膠凸字, 由老師使用, 畢業時發還給每個同學.

雖然傳國璽已經失傳, 不過作為中華文化道統傳承的中華民國, 也有一個玉璽, 名字就稱做"中華民國之璽", 是為國家的信物.

想不到的是洋鬼子也會搞類似玩意, 那就是美國國務院常用的印章, the great seal. 順帶一提的是, 美國其實沒有國徽, 但事實上該印章的正面圖案已經被很多人視同國徽了.

只是我怎也找不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有採用璽, 總覺得不像樣. 甚至個人偏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中國合法統治者.

天大地大台科大

http://chinese.engadget.com/2008/09/25/taipei-international-invention-show-robot/

那個眼鏡, 那個神情, 就知道他是先行者中的極品.

2008年9月23日星期二

兩個月沒貼文, 兩個月沒看RSS

發現自己其實並不需要那麼多資訊才能生活的.

可以說是退修, 也可以說是過冷河. 腦袋要消化分析資訊真的不能貪多. 雖然追看其他人的意見也很重要, 只是看得太多, 容易失去自己總結的能力, 結果只變成鸚鵡學舌, 或者是一種虛無感: 其他人的想法其實跟自己相差無幾, 人云亦云.

不要說研究, 要把題目認識得深一點是要花點時間, 火侯. 不少博客的文章, 兩個月以來累積下來後再看, 值得細讀的十之只有一二, 流水帳的更不消提, 一百篇中可能不消五分鐘就看得完, 天天追看的話, 按滑鼠的時間不少是給浪費掉的.

就算是寫得好的心得文, 看來會心曠神怡, 如沐春風, 偶爾都會問自己, 此類行徑心態與看八卦雜誌又相差多少? 會否只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

凡此種種葛藤, 都需要休息整理再重新出發. 兩個月來竟覺得悠然自得, 把自己從資訊奴隸中解放, 放假過後, 頓感興致又回來了.